第460页(1/1)

    一刻钟前。

    面对内宫监门禁军的查问,其蓁打起车帘一角,肃容道:“我奉殿下之命出宫办差,如今回宫复命,车内之物不便查验,尔等放行即可。”

    那两名禁军皆识得她,知她是长公主身边最得信用之人,闻言互视一眼后,便应声放了行。

    在入宫之前,那些跟随马车左右的近随便隐散而去,马车前也挂上了其蓁随身携带的永阳长公主令牌。

    一路上,见到那枚令牌的禁军纷纷避让。

    马车内,蓝青手中的匕首始终抵着其蓁的后腰。

    但并非是车前悬挂此令,便代表着宫中无禁止之地,各处皆可畅通无阻——

    意料之中的,马车在通往延英殿的汉白玉桥前,被守卫禁军拦了下来:“何人竟于延英殿外纵行车马?可知冲撞殿前是何罪名!”

    马车被迫停下,衡玉估算了一下时辰,与太子互视着点头。

    蓝青先是推着其蓁下了马车。

    那一行守卫认出了其蓁,正待询问时,只见车中又下来了一名少女,那少女衣裙狼藉,身上脸上皆有着血迹残留,唯神态从容镇定——

    守卫见状惊惑难当:“尔等何故纵车马冲撞延英殿?!”

    此刻,巡逻经过此处的一行千骑卫见状也走了过来查看情况。

    而那守卫话音刚落,便见车内又下来一人,那年轻男子同样衣袍脏污带有血迹,但那张脸赫然是……

    “……太子殿下?!”

    数名守卫大惊失色,不可置信地看着面前之人,真真是如见了鬼一般。

    太子殿下的尸身此时尚在太极殿内……那眼前的又是什么?!

    此时天光不过初亮,那满身脏污却威仪仍在的太子殿下立在破晓微光中,落在众人眼底,离奇诡异到了极致。

    而那行上前查看的千骑卫听得此一声惊呼,待看清了那车前之人,不由大为色变。

    为首者立时拔刀:“放肆!何人竟敢冒充已故太子殿下!”

    他们当即便要围上前来,为首者要以冒充之说断绝一切可能与变故,这亦是衡玉等人临到延英殿外,方才敢让太子下车的缘故所在——这宫中千骑卫,已为李蔚掌控,若非如此,太子全然没有出现在百官面前的机会。

    与蓝青一左一右护在太子身前的王敬勇毫不犹豫地挥刀削去那为首者的头颅,提在手中,震声道:“太子殿下回宫还朝,尔等遭人蒙蔽,而今尚有将功赎过的机会!若一意孤行要助反贼犯上,下场如同此人!”

    此举极大地威慑了余下那些本就不明真相的千骑卫,他们后退数步之下,皆弃了手中刀剑,面色惊惶地拜伏下去:“恭迎太子殿下回宫!”

    不远处,几名前来早朝的官员闻得此声,脚下猛地顿住。

    ——什么?!

    ——谁?!

    而此时,衡玉在马车内交给蓝青的那几枚鸣镝,已先后盘旋着升至上空,发出尖锐鸣响,响彻整座宫城。

    第264章 拨乱

    这一声声鸣响,震动了初醒的各宫殿,引得无数双目光望向延英殿的方向。

    此举意在占下先机,让太子回宫的消息尽可能快地传至各处,如此之下,李蔚便再无暗中下手瞒天过海的机会。

    宫中千骑卫纵已为李蔚所用,但宫中不止有千骑卫,且千骑卫中也非人人皆知晓真相,更多的是盲从者,太子归来的消息一经传开,无疑有着归拢人心之效——

    千骑卫如此,文武百官亦如是。

    此前各处明争暗斗,抛开李蔚的心腹不提,其余之人多是在“太子已死”的前提下方才选择拥立他人,亦或是被迫站在李蔚一方,而今太子“死而复生”,无论是心之所向还是形势所迫,太子二字即意味着正统与绝对的名正言顺——

    如此之下,百官之间的风向转换便是毫无悬念的。

    延英殿外,宫人内侍拜伏在地,先到的官员们亦惊疑不定地纷纷行礼。

    “消息此时必然已传到长公主耳中,为防其借太子妃行胁迫之举,有劳王副将先行去东宫查看,以护太子妃无恙——”衡玉低声与王敬勇说道。

    王敬勇颔首,太子则遣了一行侍卫相随在前引路往东宫赶去。

    那一行被太子点到的侍卫脚下飞快,只觉许久未曾如此昂首挺胸——他们这些尽力保持中立的禁军,这些时日没少受千骑卫明里暗里欺压。

    然而待他们赶到时,东宫内已是血流成河。

    有千骑卫牢牢把守在东宫外,不给其内之人任何求救的机会。

    “太子殿下已回宫,我等奉殿下之诏肃清犯上逆贼!凡降者,可从宽处置!”

    此言掷地有声,一经出口,便让那些千骑卫先行乱了方寸。

    ——太子殿下回宫了?!

    已经死了的人……怎会如此!

    “将军!唐将军!”

    人心大乱间,一名千骑卫快步入得前殿慌张禀道:“……延英殿御前侍卫来此,声称太子殿下回宫了!”

    “什么?!”

    唐闻亦是大惊。

    怎么可能!

    他起初选择追随长公主,一是因为局势使然,在长公主与中书省的争斗间,他顺理成章地选择了皇室出身的李蔚。

    其二便是因圣人驾崩,太子遇害,湘王已被贬为庶人,与其拥护那些势单力薄、胜算难定的宗室郡王,倒不如选择已掌朝政大权、皇室嫡脉出身的永阳长公主——

    --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