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节(2/2)

    定国公府大门紧闭,只开了一道侧门,他让小厮过去递名帖,可是门子却说:“国公爷卧病,府里几位爷们儿都在侍疾,不接待贵客。”

    秦王有此一子,是秦王之幸。

    门子没有迟疑,立刻将这张字条送去给阿马。

    次日,李思南便到了保定府,只是他没有想到,三夫人刘氏竟然也在。

    秦王甚至告诉他,阿马立过战功,想要当官并不难,但是多年以来,他自愿留在萧家,虽然对外是奴仆,但是实际上,他没有卖身契。

    如果这一切都是周铮安排的,那么周铮就是用自己的性命,为秦王铺就一条通往龙椅的路。

    身为幕僚,有的事情,即使秦王不说,他也能猜出一二,但是也只是猜测,他不能问,更不能说。

    小厮碰了一鼻子灰,灰头土脸地把刚刚的对话复述给李思南。

    周铮竟然伤得这么重,只要稍有差迟,外面的传言便成了真的。

    周彤想起当年刚刚见到云七时,她也是说要请云七吃饭,云七还说她有毛病,哪有动不动就要请人吃饭的。

    小厮塞银子过去,门子不收,小厮又问:“刚刚还有人进去呢。”

    “我来得太匆忙了,什么也没有带过来,等你回了西安,我请你大吃一顿。”刘茜蕊说道。

    这还是秦王把西安治理得水泼不进的情况下。

    李思南来保定府只是看望了受伤的三人,当天便赶往京城。

    可想而知,定国公萧长敦昔日称病不上朝的十几年,可是没有闲着。就是现在,他人在京城,对于西北对于西安,对于秦王府,他也了解。

    可是到了定国公府门前,李思南就皱眉了。

    可是看到躺在病榻上连起身都不行的周铮,李思南吓了一跳。

    可想而知,普天之下,还有哪座城哪位勋贵哪位大臣府里府外的事,是他不知道的。

    见到阿马,李思南非常客气,阿马上下打量着他,问道:“先生自称姓李,请问可是秦王爷帐中的李思南李先生?”

    李思南微微松了口气,果然啊,谁家的孩子谁疼,他什么都不用说,只要画上六划,就能进来了。

    当然,国公府里的下人他也只打听到一个人,那就是阿马。

    小厮再次过去,听他提到马老爷子,门子的语气客气了许多,果真借了纸笔。

    比如这次刺杀。

    试问哪一位君王,不想有这么一个儿子呢。

    李思南在心里暗暗赞叹,萧家可真不是普通人家,定国公府更是藏龙卧虎。

    当小厮第三次来到门子面前,把这张纸交给他时,门子的眼珠子咕噜噜乱转,他们这些当门子的,谁不认识这两个字,不,这其实不是两个字,而是笔划,六划!

    很快,李思南便见到了阿马。

    这是他家六少爷的签名啊,京城里的酒楼茶肆谁不认识这个啊,若是你连这个都不认识,你一定没在京城混过,你也不想在京城混了。

    那门子一脸不屑,道:“那是府里几位太太的客人,都是女眷,你们是女眷吗?”

    第二天,李思南一行便到了京城。

    周彤哈哈大笑,一边笑一边说道:“好啊,三嫂你不要忘了。”

    六少爷离开京城很久了,当然不会是酒楼里欠钱了,十有八、九,他是被人绑票了!

    这两个字是竖着的,正下面是一。

    真没想到,阿马的名气居然很大,就连秦王也知道。

    现在多好,有子如此,多好。

    李思南之前只是知道周铮受了重伤,他在来的路上还在琢磨,这也过了二十来天了,周铮的伤势应该是大好了。

    他从未来过京城,甚至以前也甚少离开西北,没有想到,定国公府里的一名管事,都能轻轻松松叫出他的名字,叫破他的来历。

    他看着虚弱的周铮,心里的那份震憾越来越强烈。

    在来京城之前,李思南详细了解了定国公府萧家的事。

    刘茜蕊对周彤的好感顿时又多了几分。

    李思南略一思忖,对小厮道:“你和那门子说,借纸笔一用,我就写几个字,烦请他们转告给马老爷子。”

    瞧瞧,眼前就有一个。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老夫人和几位少夫人都是哪里人氏,娘家人可有在朝堂的,府里的下人管事里,哪一个能说得上话,他也全都大致了解。

    刘茜蕊自己也笑了,这个妹妹性子爽快,她很喜欢。她知道她和宜宁郡主一样,都会和周彤成为好朋友。

    李思南在纸上写了两个字“正一”。

    字条递进去,李思南优哉游哉地等着,片刻之后,便从里面出来一名衣著体面的下人,那人领了李思南进去,却把两名小厮挡在了门外。

    当然,这也要是秦王只有这一个儿子了才行,若是儿子们多了,且个个都如周铮这般,秦王怕是就该睡不着觉了。

    原来周彤真的漂亮,即使脂粉未施,却依然光彩照人,更让刘茜蕊吃惊的是,一个经历过那么多坎坷,又是从刀光剑影里走出来的小姑娘,居然还能有一双清澈如水的眸子。

    偏偏有些行事的周铮,还是一个温文而雅、谦和包容的人。

    他一袭布衣,看上去像一位屡试不递的秀才,身边带了两名小厮,在街上租了一顶青布小轿,去了定国公府。

    六少爷一向不愿意写自己的大名,所以每每在外面欠了帐,都是用六划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这次的刺杀来得太及时,也太恰到好处了。

    外面都在传周铮的死讯,真正知道周铮还活着的人,除了朝阳里的人,也没有几个。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