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节(1/2)

    “是什么?”她尽量用正常的语气问了一句,已经从被子里出来穿上了鞋,走到了桌边,示意花楹把东西拿过来。

    花楹摇了摇头,见朱元的面色有些差,急忙打开了匣子:“大约是太子殿下给您准备的礼物吧,您快看看。”

    她说着,又轻声道:“太子妃,太子好不容易回来,您就不要跟他置气了。”

    朱元不置可否,顺着她的动作朝匣子看去,一时有些发怔。

    过了片刻,她才急忙伸手将一个小小的瓷瓶拿了起来握在手里。

    这是小枣儿的东西!

    这是当初小枣儿被她收留的时候,她送给小枣儿的糖瓶,小枣儿一开始身体极不好,总是容易发热风寒,经常都要吃药。

    后来她给小枣儿开始调养身体,可那些补药也都是苦的,她就给小枣儿做了许多糖,放在这个小瓶子里,让小枣儿挂在身上,这样小枣儿吃起药来就不那么难受了。

    她还以为一辈子也见不到这东西了。

    是了,楚庭川送过信回来的,文峰跟小枣儿如今都过的很好。

    他们已经拿回了属于他们的东西,已经是草原的王和公主。

    她闭了闭眼睛,眼泪啪嗒一声落了下来,伸手又从里头拿出一封信来。

    信是文峰写的,相比较起在京城朱家的时候,文峰的字写的更好了,可见他哪怕去了草原,也并没有荒废功课。

    他在信里说了他在草原是如何登上了那个位子,是怎么遇见的楚庭川,最后他末了还说,楚庭川是一个真正的好人,配得上她,有楚庭川照顾她,他也就放心了。

    他承诺在他有生之年,草原王庭永远不会侵犯大周,让她也要好好保重身体。

    楚庭川早说过,这一次文峰求和,很大程度上的原因都是因为看在她的面子上,不想让她为难,想让她过的更好。

    原来真的是这样。

    原来付出的善意真的能够得到回报。

    她想笑,可眼泪却再一次不争气的流了出来,等到看完了小枣儿的信,她更是已经泣不成声。

    花楹吓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她还没见过朱元这样情绪失态的时候,不由得手忙脚乱。

    好在朱元也没有哭太久就停下来了,她呼吸有着浓重的鼻音,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把匣子盖上,让花楹拿去收起来。

    文峰和小枣儿送了她许多东西,那匣子里有一封极厚的礼单。

    但是在她看来,最珍贵的还是这个瓷瓶。

    她重新回了床上,可是却怎么也睡不着了,一闭上眼睛,就想起才刚楚庭川的眼神。

    他看向她的时候向来都是温柔的,宠溺的,从来没有如此冷淡过。

    那样的眼神让她到现在都觉得如坐针毡。

    可是她又绝不肯承认自己错了。

    与其以后楚庭川来怨恨她,还不如她现在自己就识趣一些,把事情都安排好,往后到底是怎么样,她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叹息了一声,她转了个身,把脸埋在了被子里。

    花楹替她吹了灯出去,见玉燕还在外头等着,就摇了摇头,苦着脸低声道:“什么也不肯说,我看太子妃娘娘难过的很,可是……”

    可是她觉得这件事又不是太子殿下的错。

    太子殿下回来以后对朱元如何,他们这些底下伺候的人也都是看在眼里的,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实在挑不出什么错处来。

    这样的两人竟然也能闹起别扭来,真不知道是怎么了。

    别扭

    东宫的气氛都僵了下来,一连好几天,楚庭川都早出晚归,并未再踏进朱元的寝宫。

    朱元每天也仍旧去给太后和卫皇后请安问好,兴致来了还专程给太后亲自做些吃食。

    分明他们两个都平静的很,可太后还是一眼就看出来不对。

    过了四五天,太后冷眼旁观了一阵之后,终于问仍旧忙碌的祝朱元:“你和太子是怎么回事?你们吵架了?”

    刚回来的时候,楚庭川是如何看着朱元的人人都看在眼里,那用粘人来说也丝毫不夸张。

    可是这几天,就连请安都是朱元和楚庭川分开来的,太后是人老成精的人了,她哪里会看不出这其中的猫腻。

    能够等到现在才问,已经是觉得事情有些严重,不问不行了。

    朱元的动作微微一顿,抿了抿唇不知应当如何说。

    她最终只是笑了一声就摇头:“没有吵架,只是殿下刚刚才回来不久,手里事情多,千头万绪的,自然很忙。”

    太后看她一眼,也就不再多问了,叹了口气没再说什么。等到晚上朱元走了,她才转过头看着边上的翁姑,皱眉道:“还说没事,这哪里像是没事的样子,分明是两个人闹别扭了。”

    翁姑有些了然,见太后忧心忡忡的,也轻声接过了话头:“只怕是因为前些天圣上说的选良娣的事,我看,恐怕是太子妃不肯。”

    太后就笑了一声,轻轻摇头:“你错了,若是她不肯,这别扭可不是这么闹的,你看看平时庭川对她的态度,外想想前些天庭川是怎么做的?他都当众回绝他父皇了,还能因为太子妃不肯而生气么?”

    翁姑有些不明白了:“那,那这是为什么吵起来了啊。”

    太后就意味深长的叹了口气:“恰恰相反,哀家看,恐怕就是太子妃松口答应了选良娣的事,才让庭川恼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