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外面风雨飘摇生意不好做啦(4/5)

    这还是他知道的部分,富信、aig那边又有多少操作,他都完全不清楚。

    徐家暂时肯定没有将所有的黄金期货和现货沽空,股票资产肯定还在长持,套现的只是一部分黄金期货,用来收购其他低价资产。

    郭永哲只能这么说,这就是一个国际财团被一个家族控股的重大弊端,整个财团都只是这个家族追求国际金融暴利的帮凶。

    郭永哲只能这么说,如果他有机会和徐腾推心置腹的谈一谈,他一定要劝徐腾收手,你们徐家已经赚的够多了,该收手就收手吧,让华银财团解脱出来,对你们,对国家,对股东,对员工都有好处。

    你看,现在全球都在反对你们徐家,为什么?因为你们徐家太黑了。

    人心隔肚皮。

    徐腾在想什么,郭永哲在想什么,李达霄在想什么,其实都不清楚。

    但在这一刻,徐腾能感觉到,郭永哲和他终究还不是一条心,可能啊……徐腾只是大致推测,郭永哲这一年里还是很努力想要一条心,回报他的“信任”和“委以重任”,只是在郭永哲的这个位置上,看到的东西越多,想法就越复杂了。

    郭永哲不知道,他让下面的嫡系心腹从华夏银行的数据库里抽调所有资料,比对分析的时候,鲁博士一直在幕后监控。

    郭永哲这边将所有数据库的信息抽调出来,遴选出可能是徐家在海外的信托基金清单时,远在美国的徐腾都知道。

    徐腾也在看,看看郭永哲查出这些事之后是一个什么态度……结果没态度,这就是最大的问题。

    “老李,你那边有什么事吗?”徐腾临时做了一个决策,不让郭永哲提前离开,就让郭永哲留在这里一起讨论华银财团的事情。

    “我这边的事比老郭复杂多了。”李达霄不动声色,有点头疼的喝一口酒,皱着眉头,全然不在意郭永哲就在这里,和徐腾感叹,“理事长啊,你和华尔街折腾来,折腾去,虽说是将华尔街打翻在地,堪称中华金融史上的第一人,可对咱们实体经济这一块,冲击也不小啊。现在全球经济都被你和华尔街、中东财团的乱战打翻了,大量订单取消,别的不说,就连我们华腾工业体有很多私企国企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外面的企业是什么情况,你也可想而知。今年,我估计咱们的全财团营收是要下滑了。”

    “不一定,这一次的两-会新增的财政预算还是不低的,政府增加赤字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国内很多大工程都要加快,内陆核电站都要启动了。咱们江州就申请了一个核电站项目,我估计年内批复的可能性不低,即便内陆核电站暂时不放,沿海核电站加快建设,国内高速高铁扩建的势头都会增快。”郭永哲显得很有信心,和李达霄的意见相反。

    “老郭啊,你这是光看国内的情况,我们华银财团和整个华腾工业体在海外的投资规模不小,产值占整个工业体的1/3啊,这些海外投资又有70集中在目前最困难的欧洲。”

    李达霄真正想说的事情并不是这些,而是另外一件事,他只是负责转告徐腾,“首都那边的说法,中央财政今年可以扩大的规模终究是有限的,未必能达到效果,希望我们扩大投资规模,具体的项目可以走快通道。另外,现在铁矿石的价格降幅大,所以有两个提议,一是希望我们能配合国内钢铁企业扩大海外铁矿投资,减少对国际铁矿石巨头的依赖,特别是针对国企的海外投资需求;二是希望我们牵头,和各省做交易,和民企谈判,抓紧现在的有利局面,利用这个全球大宗商品低谷周期,快速整合国内的钢铁工业,达到规模化,集中化的特点。”

    “行。”徐腾很干脆的答应了,这一次的g20峰会,政府肯定是要为华银财团站台说几句公道话,将两次金融危机定性为国际金融秩序的失衡,归根结底是全球各大经济体都没有认真负责的推进结构改革,国际市场缺乏合理合适的投资空间,只能集中向大宗商品市场波动,最终导致了泡沫危机的发生。

    中方也要严肃告诫各方,在这种全球性的危机时刻,不要搞贸易保护和对外封闭,要团结一致,共度时艰。

    现在全球反华银财团的国际社会舆论,只是一种浪潮,很快就会过去,就像次贷危机时期的反华尔街,民众只是愤怒一下罢了。

    徐腾真正的担心是欧盟、南美这些国家为了避免激怒民众,采取长期性的保守排外策略,不敢承担精英层应该承担的历史重任。

    这就一定需要政府的强力搏弈,迫使对手识时务为俊杰。

    政府和财团之间的配合就是这样,互为里表,互相支撑,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华银财团要在国内投资哪些项目,要投资多少,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有什么样的长期规划。

    因为徐腾一直在国外,这些事都是李达霄负责筹备的,徐腾就直接问李达霄,“我们现在找到了多少合适的项目?”

    “万博集团申请投资自运营两条高铁线和7条省内高速公路、2条跨省高速公路,另外就是印尼高铁和泰国高铁的竞争,我们肯定也得介入。华腾置地准备提交一个首都新区计划,但是俞总和孙鸿宾都不确定现在能不能大规模购地,前两年,我们买地的规模就很大,没想到这一下砸的这么狠,要不要继续开工都很难确定啊。”李达霄头疼的事情还是很多的,过去,这些都是徐腾决策。

    徐腾毕竟是东家,做错了决策也没有什么压力,李达霄是掌柜,就不敢轻举妄动。

    “国内地产业的投资既要稳,也不要怕,未来十年左右,维持在6以上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二十年内保持在5左右增长也没问题,为什么要怕呢?”徐腾觉得这个问题已经不用反复强调了,大家比较怕,主要还是今年的春季年会,他没有回来,没有他点头,几家地产公司看看目前的销售情况,心里多少还是担心的。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